戛納走紅毯要10萬?只不過素人穿晚禮服馬路上求救也能走

 

發表文章:顧草草(影評人,數次出席戛納國際影展)

《丧失未逝》女演員爾姆達·斯文頓、賽琳娜·厄齊爾

第三,就是本場放映的觀眾們。即使要來到影廳看影片首映禮,只有通過影片院大門的紅地毯一條路。因此觀眾們其實也有走紅地毯資格,只不過和下面這些業內人士的時段錯開,在最後進場。

“紅地毯票”並沒有那么褻瀆表演藝術,但是爆紅地毯的人卻說不定。被值班人員催著還不願往前走的紅地毯釘子戶自不必說。為的是一夜爆紅而企圖一摔成名的例子也不在少數。拼個噱頭在鞋子的奇詭程度上狠下功夫,漠視美醜的,年年都有。

至於為什么要盛裝裝扮——戛納是惟一一個紅地毯有“著正裝”dresscode(衣著規範)的影展,無論你是什么身分,如果走紅地毯就無法穿得隨隨便便,要給與典禮足夠多的認同。因此那些求邀請函的粉絲常常不得不穿著晚禮服平底鞋、皮鞋,艱辛地在影片宮門前一晚……但換做是你,更何況也會願意把邀請函贈送給一個為影片著盛裝的人吧。

“紅地毯票”本並非祕密,所有的紅地毯都有“票”賣,甚至包含奧斯卡金像獎的紅地毯。從業人員和觀眾們常常被安排在最後魚貫進場,光靠一干主創人員是不可能將撐起整個“走紅地毯時段”的。

每年戛納,都會有許多粉絲盛裝裝扮,站在影片宮的大門口舉著求邀請函的牌子,期盼擁有邀請函卻即使各式各樣其原因難以應邀出席的業內人士相贈。這批執著的粉絲已經成為戛納影片宮前一道自然景觀,每年都會成為媒體報道的小看點之一。

貧困的確限制了網民們的想像力,歌手的宣傳費本就高到不曉得哪裡去。一萬元走一趟戛納紅地毯來個國際現身,絕對是個划算買賣。

但是紅地毯本身和表演藝術無關,它是電影院的延展,是人為構建的儀式化的一部分,其本質只是一個展現環節:展現智力、財富、迷人、立法權、人脈。走別人的紅地毯,所以得給錢,這是一門直觀的生意。你能花錢買到別人的展現,也能花錢給他們買展現的機會。

奢侈首飾國際品牌肖邦總裁兼創意設計副總裁瑪麗·舍費爾(左)和國際品牌好友、荷里活知名男星茱利安·摩爾(右)聯手走過戛納閉幕式紅地毯。

首先,肯定是當天放映電影的主創人員。通常影展,開開幕式和主競賽影片的首映禮場才會成立紅地毯環節,因而紅地毯上真正的主人公一定是電影的全體主創人員。從編劇、製片人到女演員、配樂,都是主創人員陣容的共同組成;常常主創人員們還會帶上他們的伴侶小孩或是其它親友。紅地毯屬於那些為的是表演藝術艱辛奉獻的人。“沒有經典作品走什么紅地毯”也因此成為懟“毯星”的金句。

這就返回了現代人瞧不起“蹭紅地毯”的根源:到底誰能走紅地毯?

紅地毯總要出現。買賣紅地毯的人,無可厚非,不過是那個龐大產業發展中小小的一環。但紅地毯終究是屬於音樂家的,讓我們把目光留給真正的主人公。

紅地毯上不具名的男性們。圖/視覺中國

走紅毯的人和攝影師們。

文章標簽   喪失未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