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轉彩色,4K復原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重拾當年敬佩

 

“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這句曾敬佩無數觀眾的對白出自於電影《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隨著《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公映,影片的主角李俠成為萬千觀眾心目中的英雄,也成為我黨地下工作者光輝形像的縮影。而當那個孫道臨所飾演的,在老一輩觀眾心目中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以彩色的面貌現身大熒幕,熟識電影的老觀眾們甚至在首映禮上發出了讚歎。

《永不消逝的电波》4K復原版海報

63年後,整部經典老電影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再次與觀眾們見面。10月6日,由中央廣電總檯央視頻5G新媒體網絡平臺與中國電影資料館聯合順利完成的我國第一部黑白轉彩色4K復原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正式登陸全省院線。

一大群平均年齡不到28歲的青年人,即使堅定的愛好,展示出了遠遠超過同齡人的耐心、精細和堅韌。

老影片的復原並算不上稀奇,全世界的影片美術館每年都會進行這類工作。而本次中央廣電總檯央視頻5G新媒體網絡平臺聯合中國影片資料館共同組成工程項目復原團隊,把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機交互式AI上色技術與傳統復原表現手法相結合,在7個星期的時間裡對原片16.5萬幀的黑白圖像逐幀進行復原,使整部黃色經典煥發出新的生機。

據瞭解,在電影復原末期,由於缺少當年創作人員的指導,今天的青年人只能按照裸眼觀察法分辨膠捲的初始色調,調色時用放大鏡對著正片膠捲去看,對比色調。接著再花時間去查詢當年的編劇、攝影臺本闡釋、海報等資料,最大限度地還原。

國慶檔電影票房已超37億。《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主旋律影片引領起電影院久違的觀影風潮。10月6日,又一部感念先烈不懼犧牲的電影登陸電影院,而這一部電影,有那么一點特殊。

為的是讓電影中發生的服飾、道具、老北京外景等聽覺元素達至最為精確的色調,團隊另一面尋訪服飾、文史領域專家,另一面收集海量數據的照片和歷史文獻進行參照。一幀幀對比、一輪輪考據、一點點調整……最終這部電影迴歸了最真實生動的色調。

電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1958年出品,是新中國首部講訴黨的隱蔽戰線英雄人物的經典影片。影片將驚心動魄的革命鬥爭,融於平時的家庭生活中,著力刻畫李俠這一悲觀堅毅、臨危不懼、敢於奉獻的共產黨員形像,深深地負面影響了數代中國人。

文章標簽   長津湖 永不消逝的電波 我和我的父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