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路山旮旯︱訪談黃浩然 不懼搵岑珈其首度擔正:冇懷疑過佢能力

 

同時做為香港電影的製作者及觀眾們,黃浩然對於一些港產片的設定很不滿:「有一部分電影會由一位六十歲的演員,演一位四十歲的角色,再追求一位二十歲的女生,雖然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例子,但顯然並非主流。」

澳門時常被形容為地少人多、經濟發展空間極其非常有限的衛星城,觀眾們觀映前夕也許一時難以想像在澳門「Long D」(長距離愛情)的誇張程度,而且編劇特地用象徵的方式在影片中表達:「戲裡不斷提到去高雄、台北、沖繩都夠時間,因為如果說一個實際以公里計算的距離,觀眾未必會有反應。如果用車程需時去表達,效果可能較好,但卻失去了幽默感。而最繪形繪聲的方法,就是用航程最遠的實際地點作為比喻,講法會比較誇張卻又不失實,觀眾一聽就明白。」

同時,使用年齡接近配角的女演員,亦有增潤配角內容的促進作用:「九位主要演員,其實也在角色的年齡階段之內。而在與演員的圍讀過程中,便會就角色的細節提出個人的意見,就某些對白的表達方式,提出個人化的修改與增潤。以岑珈其為例,他為自己的角色提出了很多動作、嗜好等細節,令角色更立體、更具說服力。演員的投入非常關鍵,我亦不介意他們輸出。」

編劇在觀察青年人的同時,並沒有限制想象的空間:「所以在2020年3月的一晚,我忽發奇想,如果有一個男生連續追的幾個女生都住到『山旮旯咁遠』都是一件相當好笑的事。」只好故事情節由一名女主角遇見兩位住在山旮旯的基礎便因而打下。

做為岑珈其第一部出任女主角的影片,從《逆向誘拐》一名打戲相對較少的警員配角,到《緣路山旮旯》擔正成為女主角,編劇對岑珈其的信心,正正來自上一部影片的戰略合作:「[]的拍攝期間,有一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當時岑珈其的角色帶領着一眾便裝警員趕上船,該幕拍攝的頭一兩個鏡頭,便看到他非常疲倦,一直在喘氣。我當時取笑他十分孱弱,想不到他竟然說自己的角色正是一個懶散、孱弱的人,所以便應該這樣演繹。當下我察覺,岑珈其作為一位演員,具備細心思考、計劃角色演繹方法的能力,所以便建立了對他的信心,亦更留意他往後的演出。」

編劇解釋,他們之所以如此著重各地點的定居定義,除了話劇機能外,亦包含對澳門價值觀念的瞭解:「香港人有一個特點,便是對『樓』非常關注!所有定義也異常精準清晰!」由荔枝窩的祖屋,到粉嶺的公屋及大澳的居屋,一定程度上側寫澳門人百年來定居環境的變化,和衛星城經濟發展下生活模式的轉變,編劇則表示:「在我的電影中,有不少訊息希望帶給觀眾,在主題以外,不同的觀眾會有他們個人的領悟以及留意到的細節,所以如果觀眾能夠發現到當中的含義,我便成功地將訊息傳遞到他們身上。」

在公營住宅之外,很多山旮旯地點的定居模式都以村屋居多,為免相互重合,編劇為「咩姐」一角(餘香凝 出演)定居的澄碧邨花了很多心思:「至於澄碧邨,沒有香港人會認為澄碧邨是村屋,甚至會直覺地稱為『夏威夷別墅』。雖然我認為這個稱呼略為不求甚解。」而戲中「女神」Lisa(陳莎拉 出演)的荔枝窩則更加獨有:「戲中陳漢娜所居住的亦非村屋,幾乎可以稱為『鬼屋』、祖屋或者古蹟!所以也不會認錯。」

編劇的上一部經典作品《逆向誘拐》的故事情節經濟發展重心及拍攝地地,基本上以澳門衛星城地段做為核心,甚至以澳門島做為軸心;《緣路山旮旯》則幾乎躲避了衛星城的空間,以新界、離島及少數九龍東地段經濟發展故事情節,或許具備明晰的意識,拼湊出兩幅完整的澳門世界地圖。編劇直言本身沒有那個企圖:「[]的創作階段,我們已經刻意排除香港島。首先我在香港島長大,對我來說,香港島任何一個地方我也完全不覺得遠。雖然有不少九龍或新界居住市民會覺得香港島的路十分難辨認,然而這個現象的出現全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所以電影沒有出現香港島,純粹是我個人的觀感,香港島沒有『山旮旯』的地方。」

梁雍婷出演的Mena定居在大澳。(《緣路山旮旯》影片片花)

港產片《緣路山旮旯》將於8月4日公映,並以開幕影片在澳門亞洲地區影片節現身。故事情節講訴主人公阿厚(岑珈其 出演)在「行桃花運」的兩年內,已連續遇見四位男生,四位男生外型個性大背景不盡完全相同,完全相同的地方就是四位都住到「冇雷公咁遠」,分散於澳門各個山旮旯地方。兩年追求四個男生,一連四條感情線,阿厚最終又能否找出屬於自己的愛情?

《緣路山旮旯》將於8月4日公映。《緣路山旮旯》電影海報。(電影公司提供更多)

對於岑珈其的能力,編劇則表示:「我完全沒有懷疑過他的能力,反而是其他人會有所保留。一些工作人員,或者大小的投資者,他們反而會懷疑岑珈其能否勝任,因為他從未演過主角的確是事實。我也曾向同行前輩詢問意見,其中一位表示,能否勝任男主角其實與演技無關,而是岑珈其能否吸引觀眾長達九十分鐘。雖然在拍攝前,沒有人有確切的答案,但凡事都有第一次,總要突破障礙進行試驗。」

《逆向誘拐》主要於澳門島上拍攝地。(《逆向誘拐》影片片花)

影片中,很多地點設定(亦即拍攝地地)相距市郊的交通時間,幾乎成正比飛抵臺灣地區或韓國的航程。(《緣路山旮旯》影片片花)

影片中,陳莎拉出演的女神Lisa定居在荔枝窩的百年古屋之中。(《緣路山旮旯》影片片花)

影片中,蘇麗珊出演的A. Lee定居在粉嶺。(《緣路山旮旯》影片片花)

《緣路山旮旯》的一眾主人公都設定在二、二十歲的年齡段,與黃浩然編劇的人生階段有一定的相距,要還原青年人的真愛世界,須要一定的理解及準備功夫:「我覺得有一部分的愛情觀一定會橫跨年代,不論中外文化與不同的年齡層亦如是。另外我的電影作品中,角色與演員的年齡並不會相差太遠,最好設定在三年之內。」

為的是鎖定兩位男主角的定居地點,黃浩然編劇進行了很多資料收集:「我在創作時要求五位女主角的居住地有明確的分別,於是很多地點便自然地入選或被淘汰。例如全香港只有一個公共屋邨位於禁區內,便是沙頭角邨,於是沙頭角邨便順理成章入選。」

「其次,在大澳的居屋,連我自己也考慮過會否參與抽籤,因為價錢低廉、風景亦非常優美,所以公共屋邨外,居屋的選擇便出現。而且大澳在拍攝製作上可行性高,搭車搭船亦可以到達,所以我也沒有考慮過其他居屋的地點。」

澳門的農地問題負面影響都市真愛關係,一直都絕非新鮮事,影片亦有重提困擾青年人多時的「土地問題」。儘管編劇黃浩然既非青年人、亦非農地問題的主要苦主,但是從生活的觀察中,他亦略有感悟,並從而開拓成為影片的故事情節:「因為我也住在山旮旯,我住在長洲。住在離島的人,習慣在最後一刻才上船,所以在晚上我與太太回家時,經常會目睹一類畫面:一對情侶,其中一個住在長洲,二人便會在碼頭閘口前痴纏。於是我便會想,有心的話,不如送到長洲啦!」

編劇黃浩然早前接受《香港01》訪談,大談第二部影片經典作品《緣路山旮旯》的製作,和澳門農地問題與都市真愛的聯乘。

文章標簽   逆向誘拐 香港01 緣路山旮旯